中文
ENGLISH
预告 | 智能医学讲堂-3月29日精彩不断
日期: 2023-03-24   来源: 智能学院   浏览量:

为助力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新医科建设,营造开放、融合、创新的学术氛围,推动构建“医学+X”多学科交叉融合平台和机制,医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定期举办“智能医学讲堂”系列学术讲座,邀请海内外交叉学科专家学者、青年才俊、产业精英,来院报告交流,介绍学科前沿动态,分享嘉宾科研历程,传授产业转化经验,以期为广大师生员工和业界同仁带来启发。


本期智能医学讲堂我们邀请到广州大学宋忠乾副教授、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黄晓文副教授、鹏城实验室何润南博士,分别带来学术讲座《基于柔性压力传感器的高保真脉搏波采集与应用》、《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医学检测与生物合成》、《面向可穿戴设备的心电信号智能分析与异常检测》。热忱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与!


讲座摘要

1.宋忠乾:《基于柔性压力传感器的高保真脉搏波采集与应用》

脉诊是我国中医领域中一项极具特色的疾病诊断方法。脉搏包含丰富的心血管生理和病理信息,可作为疾病早期诊断和非器质性病变诊疗的依据。随着近年来医学、信息科学、材料学和电子工程学的深度交叉融合,开发智能可穿戴设备实现对脉搏信号的可靠实时监测与分析,使脉诊手段客观化和脉搏波可视化逐渐成为近年来该领域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不但可以解决现存脉象仪操作繁杂和刚性探头带来的不适问题,对中医脉诊技术的继承和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利用脉搏波进行疾病诊断是建立在脉搏信号的高保真准确采集的基础上,传感器作为将脉搏压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是可穿戴脉搏波采集系统的关键组件。报告人长期以来围绕新材料的制备、压敏微纳结构调控、多功能设计等多个角度,开展适用于可穿戴高保真脉搏波信号采集的压力传感器设计研究,建立了传感器各性能参数与采集脉搏信号保真度的构效关系,解决了部分当前面临的采集脉搏信号保真度差、需要袖带或医用胶带严格固定导致的穿戴舒适性差的问题,对实现无袖带、抗肌体动作干扰的脉搏波实时监测与可视化具有积极作用。


2.黄晓文:《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医学检测与生物合成》

微流控芯片又叫芯片实验室,是把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微米尺度的芯片上,自动完成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具有高通量、多平行、数据量大等优点,与人工智能结合可产生诸多突出成果。黄晓文博士基于其交叉学科背景及优势,在医学检测领域与生物合成方向做出了诸多成果, 本报告将重点介绍外泌体检测、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新冠病毒检测、药物筛选、辅酶再生、器官芯片、POCT快检设备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


3.何润南:《面向可穿戴设备的心电信号智能分析与异常检测》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体健康监测近年来朝着可穿戴、智能化、便捷化的方向转变,这为智能可穿戴设备与医疗健康物联网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可穿戴设备能够实现多模态信号的个体化、实时、长程的连续监护,为智慧医疗新模式提供重要载体和技术手段。发展可穿戴移动医疗可以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和网络设施,尽快实现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信息的共享,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融合,不断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健康信息服务水平。本报告主要针对目前全球致死率首位的心血管疾病,详细介绍面向可穿戴设备的心电信号智能分析与异常检测方法的相关研究,为未来心血管疾病的自动监测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主讲人简介

(以讲座先后为序)

undefined  宋忠乾,博士,广州大学副教授,广州市青年科技托举人才。主要从事面向人体生命体征大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可穿戴柔性传感装备设计与集成,包括新材料制备、新型传感原理探究、多功能传感集成与应用,具体包括人体肢体动作、体温、脉搏、心电、肌电、步态等生命医学信息的采集,应用于健康监测、医疗诊断、人机交互与步态矫正康复等领域。近年来在ACS Nano,Adv. Electron. Mater.等权威期刊累积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其中以一作或通讯作者发表影响因子>10的论文10篇,总引用次数1800余次,H指数25,申请发明专利10项。担任《Materials》杂志客座编辑,广州市青科协会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州市“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和广州市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等4项,以主要参与人身份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等项目。



undefined

黄晓文,博士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QS世界排名66位),曾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交换留学,在香港城市大学担任助理研究员两年。2018年以“骨干人才”引进至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直聘副教授。主要研究内容为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生化合成及生物医学应用。共发表SCI论文37篇,以一作及通讯作者在Angewandte Chemie (IF:16.823,高被引文章)、Small (IF: 15.153)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28篇,总引用率1278,总影响因子258,H因子20,以第一位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6项,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项,其余项目4项,共计主持纵向到位经费514万,以第一位人员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专项赛国赛特等奖、省级优秀指导教师、金牌指导教师等国家级、省部级奖项26项,指导的多名研究生获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国家级奖学金、校级优秀研究生、一等奖学金。担任山东省干细胞学会微纳科学与干细胞研究及应用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POCT分会委员、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和Micromachines客座编辑等社会职务,被科学中国人杂志专门采访报道。



undefined

何润南,2020年10月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师从国家特聘教授、计算心脏学开拓者之一的曼彻斯特大学讲席教授张恒贵。目前于鹏城实验室数理部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为国内虚拟现实领域著名专家赵沁平院士,研究方向为智慧医疗。长期担任IEEE TIM、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edicine等期刊审稿人。作为核心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在IEEE JBHI等权威国际期刊与MICCAI和Computing in Cardiology等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2篇,授权专利6项,参与编写英文著作一章,同时在国内外竞赛如2018年全球生理测量挑战赛等多次获得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