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上级栏目

医学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简介

医学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于2024年8月,由校(院)原医学信息工程学院和医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在济南和泰安共同开展教学、科研活动。

学院现有教职工共116人,其中专任教师78人,有教授(PI)12人,副教授(PI)30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4人;专任教师博士占比44.87%,教职工37.18%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拥有海外院士1人,国家优青2人(柔性引进),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1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4人,省海外优青3人,省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含岗位)6人,省青年科技奖1人,省高校青创团队负责人3人;获批省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6个。学院下设3个学科系、1个数学教研室、1个实验中心。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0余篇,已发表SCI论文150余篇(与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发表Science论文1篇),总影响因子378.36。主持各类项目123项,其中国家级3项,主持省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116项,厅局级项目3项,承担横向课题12项。学院凭借校(院)医学方面的优势,积极探索信息类“新工科”+“新医科”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相关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科建设,凝练“医学+智能制造”、“医学+大数据”、“医学+类脑智能”3大交叉学科方向。学院2021年获批设立全国首个在临床医学下的“临床智能技术”自设二级硕士点;2022年“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获批校首批“医学人工智能”微专业;2024年获批“生物医药数据科学”本科专业和“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学院积极支持在医用机器人系统、生物医学信息、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医用材料等方向招收博硕士研究生,形成了“本、硕、博”贯通培养。

医学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2024年开设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共3个本科专业。

学生培养方面,学院高度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建立了学生创新和实践团队,建立以“蓝桥杯”、“数学建模大赛”等5个学科竞赛平台,获奖数量逐年跃升,仅2023年获省级以上奖项达420项。建立“辅导员+专业教师”本科生双导师制度,实现“双导并驱”人才培养。建立以创新创业课题、学术论文、竞赛获奖和知识产权等成果为导向的创新机制。近几年,学生立项国家级课题34项、省级课题39项、校级课题133项,获得论文、专利等教研、科研成果200多项。提升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为考研深造和高质量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学院资源丰富,实践实习就业范围广。在济南、泰安校区设有实验室,实验室面积5349平方米,设有质谱大数据平台、核酸大数据与智慧医学实验室、智慧生物医疗机器人实验室、康复机器人实验室(济南市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医学辅助诊断实验室(济南市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柔性电子实验室等8个实验室。实践实习就业层面,与青岛青软实训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浪潮优派科技教育有限公司、健康力(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大连东软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业内知名公司开展深度合作,新建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在校学生提供完善的实践实习条件。本科毕业生年底初次就业率90%左右,分布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医疗机构、知名企业等各行各业,受到用人单位高度评价,为社会经济发展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